
川菜十大代表菜有哪些 鲁菜图片-川菜十大代表菜有哪些 鲁菜图片大全

为什么有人说“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扬菜是文人菜“?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说法,个人以为要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与食材烹饪技法上来说。
鲁菜,起源于山东地区,这里是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产生地,在鲁菜三大流派中,孔府菜是最为高端的,就是孔家之宴,是最高端的官菜。
鲁菜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讲究酸甜咸鲜辣各味均有,极少用到复合味,烹饪技法极其繁复,是所有菜系中技法最多者。在味精产生之前的年代,鲁菜的高汤和海味可以说是最高端的。
山东地区近京畿,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宴请多半集中于此,而宫中所用也是鲁菜师傅,而地区在解放前最多的餐馆就是鲁菜馆,而山东人一般多北上,餐馆中的厨师也是山东***傅。像唐鲁孙也好、梁实秋也罢,民国的吃家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说的最多的就是鲁菜。所以,鲁菜就是官菜。
粤菜是商菜,广东因贸易而兴盛,是上千年的南方贸易中心,商业繁荣,特别在近代以来,广州十三行也好(广府菜),潮汕的家族也罢(潮州菜),***战争后通商口岸也罢,还是后来经济特区的建设,都是开风气之先,商业味道十足。
粤菜,是充分利用广东食材,烹制出清醇之味,同时博***中外技法而成。商人活跃之地,自然就就近选择。何况,无形中也与鲁菜之官菜,形成一种对比。
淮扬菜是文人菜,中国进入明清时期,江南人才辈出,状元进士举人在江南地区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文人雅客们所推重的就是淮扬菜。同时,淮扬地区富甲天下,苏杭天堂,金陵六朝古都,盐商家业富可敌国,文人有其栖息之地。
同时,淮扬菜注重精雕细琢,突出造型美观,讲究食材鲜活,注重刀工火候,就像是文人沉迷于营造私家园林一样,文人们也纷纷撰写食谱,沉迷于饮馔之中。这时期,诞生了袁枚《随园食单》,李渔《闲情偶寄》,以及诸多文人随笔多有饮食一节目,自然就是文人菜。
川菜是民菜,相对以上三大菜系来说,川菜不管是价位划算上,还是在民众的接受度欢迎度上,如今都是排第一的。
举川菜中最经典的几个例子,像火锅,起源于码头文化的重庆,是码头工人们所打造的菜品。夫妻肺片,是一堆小夫妻在街头巷尾卖盆盆菜,受到下层民众的推崇,而上等人群逐渐加入并改造。其他诸多菜品,多半是底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像自贡菜,则与自贡盐帮有关系,不过其与淮扬盐帮相比,又要逊色许多了。
不管是大菜,还是种类繁多的小吃,川菜始终在民众中最受欢迎。
作者:舒怀
有人表示反对,也有很多人赞同。其实,很多事物,大家给定名或戴帽的时候,都是看事物在某个领域方面发展或是有更多的代表性的东西,以及之所以能达高峰是由什么助推而成。就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菜系所代表的,应该跟菜系的历史发展、人文地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
鲁菜是官菜
第一、鲁菜,是由儒家奠定的基础,而儒家创始人,孔子,山东人,做过”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也是官中之人。
第二、鲁菜发展到明清,又进入到宫廷中为膳,一时成高峰,连皇帝御膳都食它,你说能不显尊贵吗。
第三、由于山东是孔圣人之乡,重视礼仪,连上菜,座位都有顺序和讲究,一副达官贵人家的表现,你说一个普通贫民还管这些。
第四、由于山东地处江、河、湖、海,食材也丰富,鲁菜菜系所用食材很多为高档食材。很多贵族饮宴,官场应酬都必须用最上等的菜来招待,所以鲁菜首当其冲。
第五、中国最早的,有关烹调理论性的东西,也是出自山东人。而且山东人做官的较多。
久而久之,鲁菜就与官、高贵、贵族联系在了一起。
粤菜是商菜
第一、粤菜是广东菜,广东菜起源于汉初,中原移民南迁奠定了一定的中原饮食文化,而中原主要指河南,而河南又是中国的中心地带,中国商人的中转地。大量商人的云集地。
第二、从唐代开始,广州就成了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而且商业日益兴旺,从而带动了广东饮食服务作为一个商业行业发展起来。所以粤菜的发展与商业是有关的。
故,就此把粤菜定为了商菜。
川菜是民菜
第一、川菜起源于春秋,兴起于明朝和民国时期,主要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既然是家常,就符合民众。而且口味多变,主要以麻辣为主。
第二、川菜的特点”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就是因为川菜的定型,受来自于数省移民饮食得影响。
川菜是”民以食为天”的理念的最好体现,所以有被定为民菜的说法。
淮扬菜是文人菜
第一、淮扬菜发源于扬州、淮安。淮扬菜从我国夏商周时期到明朝的发展,以致于到清朝文人的介入,才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第二,目前欣赏到的很多清人咏食史、咏宴席、咏厨艺、咏酒楼都来自文人。
第三、淮扬菜的特点,口味清新平和、咸甜浓淡适中,非常符合文人不猛不燥的性格特点。
所以说,淮扬菜有文人菜之称。很多国宴都是***用淮阳菜的,因为淮扬菜不像粤菜那么生猛,也不像鲁菜口味重,更不像川菜的麻辣。
“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扬菜是文人菜”这应该是餐饮界普遍的认知吧,比较明确的听到这个分类方法是前年***访中国第一位亚洲大厨屈浩先生的时候。当然,这一分类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那就是清朝初期,中国最早的四大菜系川、鲁、淮、粤成型的时候。
先说鲁菜,当时受到地域和当时的交通限制,更多的异地特色食材无法进京,比如鲥鱼,连天潢贵胄都只能吃臭的,最后干脆免贡。鲁菜则是北菜的霸主,山东的各种食材入京便利。所以,地理位置决定了北京适合鲁菜大展拳脚。那么北京有什么呢?有皇宫和朝廷。这就给鲁菜在北京的兴盛加入了文化助力。据说清朝的御厨房有300多人,一半以上来自山东。因为当时的皇室认为,山东是孔孟之乡,民风淳朴,受儒家文化熏陶,菜式能够体现礼法文化,更适合为宫廷服务。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大家觉得只有鲁菜,才是士大夫及皇亲国戚和成功人士应该享用的主流佳肴。所以才有了鲁菜是官菜的认知。
粤菜是商菜,则因为其最早开埠。即便在闭关锁国的清代,广州也有对外贸易,商贸发达,其餐饮文化不可避免的带有商业化的色彩。就拿现在外国人熟悉度最高的咕咾肉来说吧,就是中外商人贸易时一起用餐,外商喜欢[_a***_]排骨的酸甜汁跟番茄酱近似,但是苦于用刀叉给小排剔骨过于麻烦,这才由厨师为外国商人创烧的。所以,在清朝,粤菜被认知为从事贸易之人的商人菜。
淮扬菜,那时就以制作考究而闻名,这种考究的背后,则是江南的文化底蕴。比如文人为求一字之美而搜索枯肠,而淮扬菜为了追求一味之美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前两年遇到遇到一位扬州老厨师,他跟我说年轻的时候常看到老师傅们用老鸡、麻鸭和火腿,炖上几个小时,只要一锅汤用来煮干丝。所以淮扬菜被认为是文人菜的代表。
至于川菜,分为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并非没有高端菜,但总体而言,以家常为主,高端菜为辅,时至今日,价廉物美依然是川菜的标签之一,再加上很多川菜比较辣,油盐下得比较狠,比较适合囊中羞涩又对热量和盐分需求大的适合底层百姓食用。您让一位达官贵族或者纤纤文士,吃辣椒吃得四脖子汗流,再好吃他也不好意思不是?所以川菜被认为是老百姓吃的民菜。
时至今日,四大菜系早就演变为八大菜系,就拿以鲁菜为主流的北京菜来说,其实也在不断地吸收其他菜系的精华。谭家菜,原本就是广东粤菜,如今却是不容争议的京味美食符号。就像当年的徽班进京造就了京剧的辉煌,千滋百味汇聚京城,也成就了鲁菜的演变和进化为今天的京鲁菜。各个不同菜系之间的相互融合非常明显,再用官菜、商菜、民菜、文人菜限定鲁菜、粤菜、川菜和淮扬菜的适用范围,已经不太合适了。
还是那句老话,挂一漏万,欢迎拍砖。程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oly-cloud.com/post/11931.html发布于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