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小旺

川菜高档宴席菜,川菜高档宴席菜谱

小旺 07-24 15
川菜高档宴席菜,川菜高档宴席菜谱摘要: 中国四大川菜?川菜上菜顺序及要求?中国四大川菜?回答:传统的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川菜排第3却火遍全国。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菜系是什么意思,这个其实很多人对于它...
  1. 中国四大川菜?
  2. 川菜上菜顺序及要求?

中国四大川菜

回答:传统的四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川菜排第3却火遍全国。

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菜系是什么意思这个其实很多人对于它的理解都比较模糊,菜系指的就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公认的中国饮食菜肴流派。而我国又分为传统的“四大菜系”和之后衍生的“八大菜系”,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四大菜系”。

四大菜系不想国外的菜系流派,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排名,不过据流派传承等各个方面,都以鲁菜为“四大菜系”之首。然而虽然排在首位,但是鲁菜却很少有人知道,大部分人都很难说出鲁菜的具体风格特色,甚至很少会有“鲁菜馆”之类的餐厅饭店,这一点让人非常不解。

川菜高档宴席菜,川菜高档宴席菜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鲁菜从定位上来说,是“高端菜”,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很明显的例子,著名的满汉全席中有一半都是鲁菜。鲁菜作为“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川菜、粤菜、淮扬菜为影响型菜系),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这四个“最”也奠定了鲁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首的地位。

但也正因为这四个“最”,使得鲁菜更多的偏向高端人群,渐渐的与普通民众偏离开。很显然这样的发展让鲁菜慢慢的脱离群众,不能够平民化自然就会被众多的普通民众忽略、遗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少看见鲁菜馆的原因。

川菜上菜顺序及要求?

四川 冷盘→大菜→中盘→炒菜→汤菜→面点水果

川菜高档宴席菜,川菜高档宴席菜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道菜上冷盘。在开席前几分钟端上为宜。来宾入座开席后,走菜餐饮精英即通知厨房准备出菜。当来宾吃去2/3左右的冷盘时,就上第一道菜,把菜放在主宾前面,将没吃完的冷盘移向副主人一边。接下来的几道炒菜用同样方法依次端上,但需注意前一道菜还未动筷时,要通知厨房不要炒下一道菜。如果来宾进餐速度快,就须通知厨房快出菜,防止出现空盘空台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中餐厅的上菜顺序一般是先冷菜,后热菜,先清淡,后浓味,先名贵后一般先咸后甜,先0后整,先干后汤,先菜后点心。其实也很简单,先上凉菜,再上热菜,炖菜,蒸菜,小炒。饭后再整个水果。线上虾后上鱼,注意荤素搭配,颜色不要冲突。基本情况就是这样,具体问题具体看吧。

(1) 凉菜。凉菜一般有4-13个组成单碟子组成。荤素基本上相等。根据筵席的价格以及等级增添中盘。如:6围碟1中盘,4对镶1彩盘、4冷碟4热碟1中盘、九色攒盒4围碟等多种形式组成。

川菜高档宴席菜,川菜高档宴席菜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热菜。热菜一般有8个菜品组成。

第一道头菜是全席菜肴品级最高的菜肴,筵席的命名也是根据此菜的名称而定,如头菜是红烧海参,此席就是"海参席"头菜味家常鱿鱼,此席就是"鱿鱼席"等等,头菜一般数量具多,口味较厚,多用烧和烩之类的菜肴。在头菜与凉菜之间上一道小吃(称中点)。

第二道菜一般是炸、烤、鲜溜、爆的菜肴。如挂炉烤鸭、樟茶鸭、蒜薹溜鸡丝、火爆嫩脆、锅烧全鸭等。

第三道菜一般是汤类菜肴。也称"二汤菜"。如竹荪鸽蛋、金鱼闹莲、鸡蒙菜心等工艺性的菜品较多。也可以安排清蒸类的全鸡全鸭。第四道菜至第七道菜是灵活安排的菜肴。在原谅选择上,有时另鲜菜、家畜、家禽或水产等,烹饪方法上有烧、烩、煸、炒、蒸等,口味调配上有咸鲜、麻辣、甜酸、家常等各种复合味,调配适当,交叉上桌。

第八道菜一般是甜菜。制作的菜肴一般是羹、泥等品种。如龙眼果冻、莲子羹、蚕豆泥、八宝镶梨等。

(3)坐汤。做汤就是热菜结束后的汤菜。一般是炖、煮、蒸的各种动植物原料,有荤有素,汤多于"二汤菜",盛具选用头号汤碗、火锅。如三色丸子、奶汤素烩、三鲜火锅、白菜丸子汤等。

(4)小吃。小吃一般由2-6种著名的点心、小吃等组成。如:玻璃烧卖、担担面、珍珠丸子、赖汤圆、龙抄手、鲜花饼、龙眼酥等穿插在热菜中交叉上席。

(5)饭菜。饭菜一般由2-4种菜品,数量较少,多配置素菜,也可配俏荤菜。如炒绿豆芽、姜汁菠菜肉末芹黄、韭黄肉丝或者四川泡菜等。

(6)水果。高档筵席应配备时令鲜水果一两种或水果拼盘,供饭后食用。如西瓜、广柑等。水果在装盘上,也是比较讲究的。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oly-cloud.com/post/3840.html发布于 07-24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