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谱 菜系介绍 佐料有哪些-幼儿园食谱 菜系介绍 佐料有哪些菜
很多人都会读“悯农”这首诗。能了解并能做到的人多么?为什么?
很难。
因为我们对这首诗的感觉只停留在读的层面,我们没有种过田,也没有下过地,可能都没有真正的去农村看过。大部分人出生下来就过着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或实践过,真的很难理解里面的情感。就连作者李绅也是一样,这两首诗只是他一时心情的同情和愤慨,在升官之后,他也就豪奢起来了,没有实践,就无法真正地理解。
《悯农》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了解农民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很容易,做到怜惜农民却很难。本诗的作者和他的朋友,就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先看这首诗: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首诗生动再现了唐代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滚下来,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本诗的作者李绅,共写了两首《悯农》诗,另外还有一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农民的无奈。种田时满怀希望: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秋收后却出现了这样的结局: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的农民被活活饿死。
既食君禄,当为君分忧,为生民立命。李绅和李逢吉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
身为翰林学士的李绅回乡探亲,遇到了同榜进士浙东节度使李逢吉,二人同登亳州城东高台,看到田间的农民辛勤劳作,李绅吟了《悯农》诗。
李逢吉的功利心太重,从诗中根本体会不到农民的辛苦和无奈,竟然把这首诗当做了自己晋升的台阶。
李逢吉把诗呈献给皇上,说李绅写诗泄私愤,指责朝廷政治。可是没想到的是,皇上认为李逢吉搬弄是非,非但没升他的官,并且降了职,偷鸡不成反蚀米。
李绅的初心是好的,但最后还是走向了仕途的***。
皇上认为李绅的诗反映了民间疾苦,认为他能体察民情,能够为民发声。于是,李绅被升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
做了***之后李绅不但不再关心民间疾苦,反而想方设法去鱼肉百姓,许多人受不了他的盘剥,纷纷逃到外地。更为可恨的是,当下属向他报告此事时,李绅竟然说:“你用手捧过麦子吗?麦粒都在下面,只有麦糠才会被风吹跑。逃亡的都是贱民,你看富人有几个逃走的?以后这样的小事嘛,就不要再来烦我了。”此时的李绅利欲熏心,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酷吏。
公元845年,李绅任淮南节度使,为了巴结当朝宰相李德裕,他强行罗织了罪名,把和李德裕有怨的吴湘处决,公然草菅人命,嚣张和***到了顶点。三年后,朝廷重查此案,吴湘得到了***,此时李绅虽已去世,但依然受到唐宣宗的处罚,他生前的爵位被剥夺了,子孙后代永世不得做官,终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诗言志,能写出《悯农》的诗篇,必定是深知农民种庄稼的不容易。但是李绅从一个心怀苍生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无情搜刮百姓的酷吏,没能守住初心,确实值得每个人借鉴啊。
我是@月下韦陀,欢迎赐教!
谢谢邀请!我是诗词哪些事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吸收文化精华@♥♥♥爱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喔爱小咪”,是文化领域的作者。今天很高兴与大家聊“悯农”这个话题。有朋友问:很多人都会读“悯农”这首诗,能了解并能做到的人多么?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也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我觉得会背《悯农》这首诗的人很多——只有四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小学课本里有这首诗。这首诗前两句是描写农民种田时汗流浃背的辛苦情形,后两句既是写有很多人吃饭时,并不会想到农民种田的辛苦;也是告诫人们吃饭时要念及农民种田的辛苦,珍惜用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粮食。
这首诗写于公元799年的唐德宗时期。诗的后两句本来就表明了,“谁会想到盘子中的美食,是农民辛辛苦苦地种出来的呀!”所以,我现在也可以说,会读“悯农”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了解农民辛苦的人并不多,能做到体谅农民辛苦并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人更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真正了解农民辛苦的人不是很多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很多人出生在城镇,没有亲自体验种田的劳累,也没有看过别人种田时的样子。就像那位说“百姓饿死,何不食肉糜?”的晋朝皇帝晋惠帝一样。自己没有体会挨饿的痛苦,哪里知道百姓饥饿时连稀粥都没有吃的呀。同理,如果没有下海捕过鱼的人,又哪里知道渔民***的危险和劳累呢?如果没有当警察抓过坏人,又怎么知道警察抓坏人时那种拼命的劲头呢?
二、能体谅农民辛苦珍惜粮食的人更少
为什么呢?道理也很简单,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农民的辛苦,又怎么会去体谅农民的辛苦呢?就算是农村出身的人,了解农民的辛苦。好多人也做不到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知道粮食来之不不易这个道理容易,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不容易。所谓“知易行难”嘛。
这件事也是要分两面看。一种是主动浪费:请客吃饭或自己吃饭时,只求吃得有面子,吃得开心尽兴,不记成本,不怕浪费。反正吃不完就倒掉。君不见在酒店吃饭的那些人,哪一桌上都要剩一半的菜。反正剩下浪费不要紧,丢了面子可不行。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中国人能完全吃饱饭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吧。
另一种是被动浪费,有时买了一碗饭菜,或者别人盛了一碗饭菜,自己不太喜欢吃,或者饭量小,实在吃不下。那也会浪费一些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饭量,估计吃不完的部分就提前取出分给别人吃,或提前留着下一顿吃。
可是由于请客要面子点一大桌菜,浪费一半的现象。这靠道德教育没有用,靠读“悯农”没有用。要国家立法,规定酒店吃饭必须打包带走,否则罚款。这样人们怕打包麻烦,也许就会少点一些菜。这样做看能不能煞住浪费之风。
正是因为好多事情人们知道那个道理,却没有条件做到或不愿意去做。所以有人说:“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oly-cloud.com/post/5619.html发布于 09-01